披着节俭外衣的浪费行为,你中了几个?
国庆后好友小十一在微信群里萎靡不振,啥话题都提不起劲,一问,原来是这个月工资不够还信用卡,缺口还有两三千,只好把之前定投的基金卖了部分,又赶上大跌,亏了不少。
听闻小十一的情况,我很是惊讶,小十一虽然年纪不大,但由于所在行业效益很好,每个月收入过万,除了三千元房贷,没有其他负担,算是有房无车的单身贵族。国庆出游机酒是早就付款下单,如何在一个月信用卡刷掉上万元呢?
“小十一,你是不是又乱花钱了啊?”
“没啊?我还学着理财记账,精打细算,结果更穷了!”
啥?精打细算之后更穷了?这是什么逻辑?还好小十一也在记账,于是我火速让她盘点了收支,结果令人瞠目,确实有努力节俭,也确实是花得更多,这是怎么回事呢?
01 不切合实际的节俭
小十一计划在国庆期间出游,为了节约旅行开销,她提前半年预订了机票酒店,选在了国庆前一天出行。折扣力度是真大,差不多是原价的三折,而退订手续几近苛刻,一旦不能成行,投入基本就打水漂了。
看着这个行程规划,恨铁不成钢地问小十一:工作两年,你对你公司要加班到放假前最后一秒的行为没点AC数吗?小十一说,折扣力度太大了,以为能请假,结果浪费了特价机票和一晚住宿,后面还不得不订了原价票。这么一算,足足损失了一千多元。
一切节俭行为必须从实际出发,脱离实际的计划,都不可取。就好比月入五千元,打算结余四千元的计划,在大部分时候,是难以实现的。
02 不做规划的囤货
上个月朋友所在的舞蹈工作室搞周年庆现场活动,有各秒杀不限量课时的月卡、半年卡和年卡。由于周年庆的活动力度最大,小十一就拜托人一起去抢秒杀,抢下来的结果喜忧参半,喜的是秒到了两张半年卡,忧的是两张半年卡价格加起来比年卡正常优惠的价格高,由于秒杀不退,小十一最后无奈比预期多花一千元买了一年的舞蹈卡。
在这个事件里,小十一的需求是能买到最优惠的卡,却没有考虑如果优惠卡买重复,就不再是最优解了。诸如此类的常见行为还包括,大量囤积有使用期限的打折商品,这类最常见的后果就是过期都用不完,只能被迫丢掉。花费的价格对比实际使用的商品量,可能比随时正价购买的均价还高。
于是我对小十一说:你这就是囤货失败,今后做好计算再去抢购。小十一过了半天回复:都怪读书时,数学老师还兼上体育课。
03 不控制花销总量
做为一个95后,小十一是扛起盲盒经济大军里的一分子,之前每个月不买十个八个盲盒就浑身难受。在开始攒钱计划后,就降低了盲盒部分的花销。还积极找渠道优惠购买。前几天,还找我在某购物平台里以新用户的身份半价购买了某系列。
结果复盘时,发现她盲盒买了十个,一问,原来是这系列有十多个,发现新用户能半价购买之后,本着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态,小十一发动了周围的人一起帮她半价购买该系列。末了,还委屈告诉我,这套还没集齐。
所以,每个月盲盒的60块预算,每年买盲盒不超过800块的总量计划。就完全被抛之脑后了吗?结果一个月就花了500块在盲盒上(为了答谢某些帮她半价购买盲盒的人,居然花了快200元请吃饭)
复盘完毕后,虽然国庆吃喝和购买舞蹈卡,按照原定的预算应该是收支平衡。而由于小十一的“节俭”,造成了超支接近三千元,最后无奈卖掉低谷期的基金,搞得资产缩水情况雪上加霜。
那么,这些打着节俭名义的“真.浪费”行为,你有没有中过呢?
-
预算功能设置月度预算和分类预算,不用担心超支了!
-
导出数据导出EXCEL文件,整理财务数据不用愁!
-
定时记账设置定时记账,解放双手,不必重复操作!
-
收支日历日历表显示每天的收支情况一目了然!
-
提醒功能设置记账提醒,培养记账好习惯,不怕漏记账!
-
数据安全数据加密、同步上传、绝对安全保障!
-
账单搜索方便,快速的在众多收支中找到你需要的账单!
-
密码保护密码保护,让你的收支数据更加隐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