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委会的本质是什么
家委会不是合法的社会团体,不是民事主体,更没有社会权利,只是家长自发组织的小团体,严格地说,本质上与广场舞大妈群体没什么区别。从法律上讲:
1没有上级监管。自发成立,不需要审批,自然没人监管,你不知道他们背地里干了些什么。
2没有商业收益。名义上是义务服务,实际上谁知道,业委会也是这么说的,你信吗?
3不负法律责任。家委会组织的任何活动,安排的任何事务,造成的后果,都没有法律责任主体,除非你能举证是其中某个人的责任。
当然,也不否认,许多家委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家长和学校老师做了不少事情,为家校沟通起到桥梁作用。
家委会的负面问题
所谓无利不起早,社会上总有两种人,一种是纯粹乐于助人的人,这种人不多;一种是精致利己的人,这种人无处不在。家长都是成年人,成年人的世界自然是复杂的,在无监管无责任无盈利的“三无”运作模式下,家委会成员的行为必然失控。
1绑架老师管理权。家委会在传达通知、组织活动、志愿服务等方面有所付出,一定程度上承担了老师的部分工作,老师乐见其所,自然在学生管理上让渡一定的管理权。
2削弱家长话语权。家委会在承担了家校沟通职能后,在日常事务上架空了其他家长,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其他家长在教学事务上的话语权。
3制造学生不平等。家委会是有付出的,学校老师不会亏待他们,最直接成本也最低的方法就是在学习上多关照他们的孩子,排座位就是最明显的例子,教学资源的倾斜实际上造成了学生待遇不平等。
4谋取经济利益。在学校面前,家委会代表家长;在家长面前,家委会为学校代言。在购买学习用品和活动安排等方面掌握了一定的主导权,客观上有一定的牟利空间。
总体来说,家委会负面大于正面,已经越来越成为阻碍家长监督学校、保障学生公平的障碍。现在是互联网时代,学校老师与家长之间有非常高效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,根本不需要家委会代言。本质上,家委会是少数有所图的家长和懈于履职的教师之间达成的一种默契,也是造成家校矛盾日益突出的元凶之一,社会应该及时摒弃。
-
预算功能设置月度预算和分类预算,不用担心超支了!
-
导出数据导出EXCEL文件,整理财务数据不用愁!
-
定时记账设置定时记账,解放双手,不必重复操作!
-
收支日历日历表显示每天的收支情况一目了然!
-
提醒功能设置记账提醒,培养记账好习惯,不怕漏记账!
-
数据安全数据加密、同步上传、绝对安全保障!
-
账单搜索方便,快速的在众多收支中找到你需要的账单!
-
密码保护密码保护,让你的收支数据更加隐私!